對切削角度和自由角度對刀具磨損的影響

發(fā)布日期:2012-08-29    蘭生客服中心    瀏覽:2795

    對切削角度和自由角度對刀具磨損的影響的研究,是在一個銑刀頭的未鍍層可轉(zhuǎn)位刀片上進行的。在傳統(tǒng)的切削參數(shù)(vc= 45m/min,fz=0.03mm)上,切削楔的幾何外形對刀具磨損的影響可以被忽略不計。所有的刀具都顯示出極小的自由面磨損。最大的磨損量為在一個切削量Vw=470cm3之后的VB=30µm。切削角度g變量在vc=75m/min的較高速度下,顯示出較大的切削角度可延長刀具的使用壽命。

    在采用較小的切削角度時,由于機械載荷較大,因此在刀片邊緣容易產(chǎn)生噴濺。這種噴濺會造成刀具的早期失靈。如果切削角度較大,達到g=14°和g=20°時,則刀具的磨損就會變緩。g=20的刀具同樣會出現(xiàn)刀片邊緣噴濺,這是因為楔角b=58°較小。

    正向的切削角度一方面可以帶來較小的工作力,刀片只會受到較小的載荷;另一方面卻會生成較小的楔角度,造成不穩(wěn)定的機械切割。此外,在切削速度較高時,所產(chǎn)生的工藝熱量不能充分地從刀刃上被排走,刀具從而會受到很大的熱載荷。采取g=14°切削角度的刀具可以達到最好的折衷程度,即切削力小,刀具邊緣穩(wěn)定,其磨損狀態(tài)達到最佳。

    除了切削角度之外,自由角度a也是刀具宏觀幾何外形的一個決定性的因素。在采用傳統(tǒng)的切削參數(shù)(Vc=45m/min)對鈦金屬進行銑削時,所有所試驗的自由角度都顯示較小的磨損痕跡寬度,這些磨損主要都是磨損和大噴濺導(dǎo)致的(圖4)。自由角度小(a=6)的刀具顯示出良好的磨損狀況。這與廣泛認為的在加工鈦合金時必須采用大自由角度的設(shè)想相違。REM對所磨損刀片進行的試驗顯示出刀片邊緣有較小的磨蝕,但是磨蝕被限定在噴濺范圍之內(nèi)?偟膩碚f,這不會導(dǎo)致刀具的早期失效。

   如果把切削速度提高到vc=75m/min的話,刀具會在a=15°的自由角度和a=18°時因刀片邊緣噴濺而會在很低的切削量下失效。只有當自由角度為a=6°時,才顯示出一種恒定的和較低的磨損。這個自由角度的數(shù)據(jù)要明顯比鋁加工時通常采用的a=12~14°的自由角度來得小。

更多相關(guān)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