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述五軸加工技術(shù)的應用

發(fā)布日期:2011-11-25    蘭生客服中心    瀏覽:2924

    當采用五軸加工時,必須考慮盡可能用最短的切削刀具完成整個模具的加工,從而獲得良好的表面質(zhì)量,避免返工,同時減少焊條的使用量,縮短EDM的加工時間。
    成功的五軸加工應用 不僅僅是買到五軸加工中心和某些五軸CAM軟件就行了,加工中心必須適合加工模具,類似地, CAM軟件不僅要具有五軸功能,而且必須具有適合模具加工的功能。
    使用短的切削刀具是五軸加工的主要特征。短刀具會明顯地降低刀具偏差,從而獲得良好的表面質(zhì)量,避免了返工,減少了焊條的使用量,縮短了EDM的加工時間。當考慮到五軸加工時,必須考慮利用五軸加工模具的目標是:盡可能用最短的切削工具完成整個工件的加工,也包括減少編程、裝夾和加工時間卻能得到更加完美的表面質(zhì)量。
三軸和3+2軸加工
    只要工件型腔不是很深(相對刀具直徑而言),三軸刀具路徑(2、3、5)就足夠了。如果工件型腔很深并有很窄的部位,使用純粹的三軸刀具路徑來完成整個精加工是不夠的。在這種情況下,差的表面質(zhì)量和較長的加工時間隨之而來。這里,最短的刀具都長度必須很長,以期在垂直的方向能夠加工到工件的所有區(qū)域。
    采用較短的刀具時,主軸應傾斜,以保證工件的特殊區(qū)域也能被加工到。3+2軸加工通常被認為是設置一個對主軸的常量角度。復雜工件可能要求許多個傾斜視圖以覆蓋整個工件,但這樣會導致刀具路徑重疊,從而增加加工時間。
    另外,所有的傾斜視圖也很難準確結(jié)合,因而手工打磨的工作量會增加,同時還極大地增多了進出動作,常常導致表面質(zhì)量問題和更多的刀具運動。
    最后,在這種方式下編程會產(chǎn)生相互干涉而且很費時,所有視圖的總和也常常不能覆蓋整個幾何形狀。但工件中心仍有一個區(qū)域未能覆蓋到,這個區(qū)域仍需要一個額外的傾斜視圖。

更多相關(guān)信息